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广电总局关于公布继续有效的广播影视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目录的通知

时间:2024-06-17 18:00:52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686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广电总局关于公布继续有效的广播影视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目录的通知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广电总局关于公布继续有效的广播影视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目录的通知

11月12日,广电总局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影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播电视局,总局机关各司局、直属各单位发出《广电总局关于公布继续有效的广播影视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目录的通知》,通知说,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规章清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10〕28号)的要求,广电总局对现行广播影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认定以下39个规章和301个规范性文件继续有效,其中部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将进一步修订完善。

一、继续有效的39个规章

1、《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规定》实施细则(广电部令第11号)

2、广播电影电视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广电部令第20号)

3、广播电影电视行政复议办法(广电总局令第5号)

4、赴国外租买频道和设台管理暂行规定(广电总局令第12号)

5、外商投资电影院暂行规定(广电总局商务部文化部令第21号)

6、广播电影电视立法程序规定(广电总局令第23号)

7、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行政许可实施检查监督暂行办法(广电总局令第24号)

8、广播电视设备器材入网认定管理办法(广电总局令第25号)

9、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管理暂行规定(广电总局令第26号)

10、境外卫星电视频道落地管理办法(广电总局令第27号)

11、境外机构设立驻华广播电视办事机构管理规定(广电总局令第28号)

12、电影片进出境洗印、后期制作审批管理办法(广电总局令第29号)

13、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片管理规定(广电总局令第31号)

14、广播电视站审批管理暂行规定(广电总局令第32号)

15、广播电视节目传送业务管理办法(广电总局令第33号)

16、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管理规定(广电总局令第34号)

17、广播电视视频点播业务管理办法(广电总局令第35号)

18、城市社区有线电视系统管理暂行办法(广电总局令第36号)

19、广播电台电视台审批管理办法(广电总局令第37号)

20、广播影视节(展)及节目交流活动管理规定(广电总局令第38号)

21、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管理办法(广电总局令第39号)

22、中外合作制作电视剧管理规定(广电总局令第41号)

23、境外电视节目引进、播出管理规定(广电总局令第42号)

24、电影企业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广电总局商务部令第43号)

25、广播电视无线传输覆盖网管理办法(广电总局令第45号)

26、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广电总局令第46号)

27、广播电影电视行业统计管理办法(广电总局令第47号)

28、《外商投资电影院暂行规定》的补充规定(广电总局令第49号)

29、《电影企业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的补充规定(广电总局商务部令第50号)

30、《外商投资电影院暂行规定》补充规定二(广电总局令第51号)

31、电影剧本(梗概)备案、电影片管理规定(广电总局令第52号)

32、《中外合作制作电视剧管理规定》的补充规定(广电总局令第54号)

33、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广电总局信息产业部令第56号)

34、《中外合作制作电视剧管理规定》的补充规定(广电总局令第57号)

35、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安装服务暂行办法(广电总局令第60号)

36、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广电总局令第61号)

37、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广电总局令第62号)

38、电视剧内容管理规定(广电总局令第63号)

39、电影艺术档案管理规定(广电总局国家档案局令第64号)

二、继续有效的301个规范性文件

(一)综合

1、关于改变文书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广发办字〔1985〕418号)

2、广播电视部档案管理暂行条例(广办发档字〔1987〕7号)

3、关于印发《广播电影电视行政复议法律文书使用与管理办法》的通知(广发政字〔1993〕268号)

4、关于印发《广播电视宣传档案、资料管理办法》的通知(广发办字〔1994〕718号)

5、广播电影电视部行政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印章制发管理办法(广办发办字〔1996〕73号)

6、广电总局来信来访办公室工作办法(广办发办字〔1999〕92号)

7、全国广电系统办公业务信息资源网络信息安全保密和密码设施使用管理暂行规定(广办发办字〔2002〕183号)

8、关于印发《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工作人员违反宣传纪律处分处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广发纪字〔2002〕423号)

9、全国广电系统办公业务信息资源网络用户入网、运行管理暂行规定(广发办字〔2002〕860号)

10、广电总局关于印发《广播电影电视行政审批项目及实施机关》的通知(广发办字〔2004〕952号)

11、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下发三个保密管理规定的通知(广办发办字〔2005〕175号)

12、关于印发《广播电影电视工作国家秘密范围的规定》的通知(广发办字〔2006〕19号)

13、广电总局关于在影视剧拍摄活动中加强自然环境和文物保护的通知(广发〔2007〕34号)

14、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广电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广办发办字〔2007〕51号)

15、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影视节目版权保护工作的通知(广发〔2007〕98号)

16、关于加强互联网传播影视剧管理规定的通知(广发〔2007〕122号)

17、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息工作的通知(广办发办字〔2008〕148号)

18、广电总局关于贯彻《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任务分解方案的通知(广发〔2009〕37号)

19、广电总局印发《关于加强广播影视法制建设的意见》的通知(广发〔2009〕39号)

20、广电总局关于贯彻落实《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录音制品支付报酬暂行办法》的通知(广发〔2009〕93号)

21、机关录音录像档案管理办法(试行)(广办发办字〔2009〕120号)

22、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广电部门在行政处罚中能否直接没收违法设备问题的复函(广办函法字〔2009〕148号)

23、总局机关档案、资料借阅规定(广办发办字〔2010〕81号)

(二)宣传

24、关于印发《群众参与的广播电视直播节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广发编字〔1999〕746号)

25、关于进一步办好电视谈话类节目的通知(广发编字〔2000〕616号)

26、广电总局关于加强译制境外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管理的通知(广发编字〔2004〕1188号)

27、广电总局关于实行优秀国产动画片推荐播出办法的通知(广发编字〔2004〕1587号)

28、广电总局关于实行国产电视动画片发行许可制度的通知(广发编字〔2005〕48号)

29、广电总局关于加强电视节目字幕播出管理的通知(广发编字〔2005〕338号)

30、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话和手机短信参与的有奖竞猜类广播电视节目管理的通知(广发编字〔2005〕484号)

31、广电总局印发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广播电视舆论监督工作的要求的通知(广发编字〔2005〕522号)

32、广电总局关于印发《国产电视动画片制作备案公示管理制度暂行规定》的通知(广发宣字〔2006〕23号)

33、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严格规范广播电视节目保护个人隐私的通知(广办发宣字〔2009〕71号)

34、广电总局关于切实加强广播电视证券节目管理的通知(广发〔2010〕59号)

(三)电影

35、关于继续做好部队影片供应发行工作的通知(广发影字〔1993〕335号)

36、聘用境外主创人员参与摄制国产影片管理规定(广发影字〔2001〕1451号)

37、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试行)(广发办字〔2001〕1519号)

38、关于成立电影院线报批程序的通知(广影字〔2002〕69号)

39、关于进口分账影片拷贝供应的办法(试行)(广影字〔2002〕334号)

40、关于加强影院及院线计算机售票管理的通知(广影字〔2003〕415号)

41、关于改革进口影片供片机制的暂行办法(广影字〔2003〕418号)

42、关于进一步推进电影院线公司机制改革的意见(广影字〔2003〕第576号)

43、关于加强内地与香港电影业合作、管理的实施细则(广影字〔2003〕658号)

44、关于规范影片拷贝片头的通知(广影字〔2004〕10号)

45、关于加强特种电影统一进口管理的通知(广影字〔2004〕67号)

46、印发《电影数字化发展纲要》的通知(广发影字〔2004〕257号)

47、关于加强影片贴片广告管理的通知(广发影字〔2004〕700号)

48、关于加强计算机售票系统安装、验收、变更管理的通知(广影字〔2005〕28号)

49、关于印发《数字电影发行放映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广发影字〔2005〕537号)

50、关于加强对计算机售票影院管理的通知(影字〔2005〕593号)

51、关于加强和改进历史题材影视创作管理的通知(广发〔2006〕51号)

52、关于印发《农村数字电影发行放映实施细则》的通知(广发〔2007〕52号)

53、关于印发《组建数字电影(中档技术)院线公司的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广发〔2007〕87号)

54、关于加强院线公司影院计算机售票管理的通知(影字〔2007〕224号)

55、关于《数字电影发行放映管理办法(试行)》的补充规定(广发〔2008〕62号)

56、广电总局关于印发《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场次补贴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广发〔2008〕108号)

57、关于印发《国产影片发行放映考核奖励办法》的通知(影字〔2008〕358号)

58、关于印发《数字电影母版技术质量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影字〔2008〕404号)

59、关于进一步规范城市专业数字电影院(厅)发行放映工作的通知(影字〔2008〕430号)

60、广电总局电影局关于数字电影母版实行有偿收集的通知(影字〔2008〕863号)

61、广电总局电影局关于调整国产影片分账比例的指导性意见(影字〔2008〕866号)

62、广电总局电影局关于加强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素材收集工作的通知(影字〔2009〕31号)

63、广电总局电影局关于进一步规范电影贴片广告和映前广告管理的通知(影字〔2009〕79号)

64、广电总局电影局关于印发《国产影片出口奖励暂行办法》的通知(影字〔2009〕83号)

65、广电总局电影局关于印发《少数民族语公益电影数字化译制、发行、放映工作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影字〔2009〕251号)

66、广电总局关于推动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广发〔2010〕7号)

67、广电总局关于改进和完善电影剧本(梗概)备案、电影片审查工作的通知(广发〔2010〕19号)

68、广电总局电影局关于电影片数字母版收缴工作的通知(影字〔2010〕424号)

(四)电视剧

69、关于组建电视剧审看小组相关事宜的通知(广社发字〔1998〕26号)

70、关于切实加强公安题材影视节目制作、播出管理的通知(广发编字〔2001〕21号)

71、关于“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审查管理的通知(广发剧字〔2004〕508号)

72、广电总局关于严格重播重审制度的通知(广发剧字〔2004〕697号)

73、关于规范电视剧演职人员字幕的通知(2004年6月23日)

74、广电总局关于规范《国产电视剧发行许可证》填写的通知(广发剧字〔2005〕93号)

75、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重申电视剧使用规范语言的通知(广发剧字〔2005〕560号)

76、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剧审查工作的通知(广发剧字〔2005〕561号)

77、广电总局关于印发《电视剧内容审查暂行规定》的通知(广发剧字〔2006〕20号)

78、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做好电视剧审查工作的通知(广发〔2006〕35号)

79、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全国上星频道黄金时段电视剧播出管理的补充通知(广办发剧字〔2007〕22号)

80、广电总局关于变更电视剧送审样片介质的通知(广办发剧字〔2007〕79号)

81、关于完善电影、电视剧类音像制品内容审查制度的通知(广发〔2007〕105号)

82、广电总局关于涉案剧报总局终审的通知(广发〔2008〕2号)

83、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关于印发《完善影视剧类音像制品内容审查制度的会议纪要》的通知(剧综字〔2008〕18号)

84、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关于涉案剧播出时段范围的说明(剧审字〔2008〕38号)

85、关于已发证电视剧变更相关许可事项应重新审查的通知(剧审字〔2008〕48号)

86、广电总局关于试行优秀国产电视剧推荐办法的通知(广发〔2008〕123号)

87、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重大题材电视剧本批复改为网上公示的通知(广办发剧字〔2008〕175号)

88、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关于规范发行许可证制度实施前的电视剧重播管理的通知(剧综字〔2009〕9号)

89、广电总局关于正式启用电视剧电子政务平台的通知(剧综字〔2009〕20号)

90、广电总局关于采用新的国产电视剧发行许可证的通知(剧综字〔2009〕21号)

91、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关于重申省级卫视黄金时段电视剧上报工作有关规定的通知(剧规字〔2009〕26号)

92、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关于严格控制电视剧中吸烟镜头的通知(剧审字〔2009〕43号)

93、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关于进一步规范卫视综合频道电视剧编播管理的通知(剧规字〔2009〕56号)

94、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严格控制电视剧使用方言的通知(广办发剧字〔2009〕116号)

95、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关于中央电视台所属电视剧制作机构国产电视剧发行许可证核发办法的通知(剧审字〔2010〕30号)

96、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关于军队系统制作机构国产电视剧发行许可证核发办法的通知(剧审字〔2010〕31号)

(五)传媒机构/网络视听节目

97、印发关于巩固和发展农村广播网的几点意见的通知(广发地字〔1994〕67号)

98、关于加强有线电视节目供片工作的若干问题的通知(广社发字〔1996〕80号)

99、关于确保各级广播电视台(站)播出安全的通知(广发社字〔1996〕789号)

100、广播电影电视部社会管理司、国家教委电化教育办公室关于教育电视台调整意见的补充通知(广社发字〔1997〕87号)

101、广播电影电视部关于县(市)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合并的意见(广发社字〔1997〕458号)

102、广播电影电视部关于企事业有线台改为有线广播电视站的意见(广发社字〔1997〕459号)

103、广播电影电视部关于广播电台、电视台、有线台、教育电视台重新审核登记的通知(广发社字〔1997〕708号)

104、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加强对转播国内卫星广播电视节目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广发社字〔1999〕121号)

105、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进一步推进广播电视播出机构治理工作的意见(广发社字〔1999〕174号)

106、关于加强省级电视台上星节目频道管理工作的通知(广发社字〔2000〕33号)

107、关于有线广播电视台和无线电视台合并的有关事项的通知(广发社字〔2000〕954号)

108、关于电影集团开办电影频道问题的意见(广发办字〔2001〕1448号)

109、关于印发市(地)、县(市)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职能转变工作的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广发办字〔2001〕1475号)

110、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省级广播电视节目转播管理工作的通知(广发办字〔2002〕275号)

111、关于加强公共频道管理工作的通知(广发社字〔2002〕425号)

112、关于加强广播影视系统内单位计算机网络国际联网信息安全管理的通知(广发社字〔2003〕303号)

113、关于印发广播电视有线数字付费频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试行)的通知(广发办字〔2003〕1190号)

114、关于申请开办广播电视付费频道有关事项的通知(广发社字〔2004〕272号)

115、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发展有线电视视频点播业务的通知(广发社字〔2004〕273号)

116、关于加强制作和播放广播电视公益广告工作的通知(广发社字〔2004〕364号)

117、关于印发市(地)、县(市)教育电视播出机构职能转变工作的实施细则的通知(广发社字〔2004〕388号)

118、关于加强影视播放机构和互联网等信息网络播放DV片管理的通知(广发社字〔2004〕520号)

119、关于加强教育电视台广告播放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广发社字〔2004〕530号)

120、广电总局关于印发关于推进广播电视有线数字付费频道运营产业化的意见的通知(广发社字〔2004〕569号)

121、广电总局关于申办全国性广播电视有线数字付费频道集成运营机构的通知(广发社字〔2004〕570号)

122、广电总局关于抓紧做好央视少儿频道落地工作的通知(广发社字〔2004〕573号)

123、广电总局关于建立和完善信息网络视听节目监控系统的通知(广发社字〔2004〕821号)

124、广电总局关于乡镇广播电视站、转播台重新审核登记和加强乡镇广播电视管理的通知(广发社字〔2004〕1277号)

125、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机构管理的通知(广发社字〔2005〕329号)

126、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播出机构台标、频道标识和呼号管理的通知(广发社字〔2005〕379号)

127、广电总局关于加强广播电视有线数字付费频道业务申办及开播管理工作的通知(广发社字〔2005〕534号)

128、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频道管理的通知(广发社字〔2005〕539号)

129、广电总局关于加强移动数字电视试验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广发社字〔2006〕11号)

130、广电总局关于有线电视分配网建设和经营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广发〔2006〕41号)

131、广电总局关于推进广播电视对农频道(率)规范发展的意见(广发〔2006〕45号)

132、广电总局关于加强移动数字电视管理的通知(广发〔2007〕66号)

133、广电总局关于加强车载、楼宇等公共视听载体管理的通知(广发〔2007〕118号)

134、广电总局关于做好《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申报审核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广发〔2008〕44号)

135、广电总局关于直播卫星村村通平台节目安排的通知(广发〔2008〕86号)

136、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医疗和药品广告监管工作的通知(广发〔2009〕8号)

137、广电总局关于加强互联网视听节目内容管理的通知(广发〔2009〕22号)

138、广电总局关于印发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违规处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广发〔2009〕30号)

139、广电总局关于促进高清电视发展的通知(广发〔2009〕58号)

140、广电总局关于加强以电视机为接收终端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广发〔2009〕60号)

141、关于加强互联网证券期货讯息、广告宣传等专业性视听节目服务管理的通知(广发〔2009〕68号)

142、广电总局关于促进高清电视发展的补充通知(广发〔2009〕69号)

143、广电总局加强电视购物短片广告和居家购物节目管理的通知(广发〔2009〕71号)

144、广电总局关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许可证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广发〔2009〕73号)

145、广电总局印发关于电视购物频道建设和管理的意见的通知(广发〔2009〕92号)

146、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规范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违规处理有关文书格式的通知(广办发媒字〔2009〕119号)

147、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规范广播节目卫星传输管理的通知(广办发媒字〔2009〕121号)

148、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做好《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实施工作的通知(广办发媒字〔2009〕232号)

149、广电总局关于开展电视购物频道和时段清理规范工作的通知(广办发媒字〔2009〕242号)

150、广电总局关于发布《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业务分类目录(试行)》的通告(通告〔2010〕3号)

151、广电总局关于有线数字付费电视购物频道变更为有线数字电视购物频道的通知(广发〔2010〕17号)

152、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广告审查和监管工作的通知(广发〔2010〕21号)

153、广电总局关于开展2010年度《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和《广播电视频道许可证》换证工作的通知(广发〔2010〕29号)

154、广电总局关于开办网络广播电视台有关问题的通知(广发〔2010〕43号)

155、广电总局关于重申未取得《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机构不得参加广播影视节(展)的通知(广发〔2010〕60号)

156、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暂停播出以“12590”开头的特服号码有奖竞猜类广告的通知(广办发媒字〔2010〕61号)

157、广电总局关于规范广播电台电视台合并工作的通知(广发〔2010〕61号)

158、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活动管理的通知(广发〔2010〕70号)

159、广电总局关于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建设和运营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广发〔2010〕74号)

160、广电总局关于三网融合试点地区IPTV集成播控平台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广局〔2010〕344号)

(六)科技

161、广播电影电视部科学技术项目管理办法(广发技字〔1992〕218号)

162、广播电影电视部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广发技字〔1992〕219号)

163、广播电影电视部关于印发《广播电影电视部科技外事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广发技字〔1993〕187号)

164、广播电影电视技术标准管理暂行规定(广发技字〔1993〕262号)

165、广播电影电视部企业标准化管理暂行规定(广发技字〔1993〕262号)

166、印发《关于有线电视现阶段网络技术体制的意见(修订稿)》的通知(广发技字〔1993〕796号)

167、关于发布《有线电视网络采用加解扰技术的暂行规定》的通知(广发技字〔1994〕374号)

168、关于颁布《广播电影电视部科技成果保护办法》的通知(广发技字〔1996〕226号)

169、关于广播影视部科技成果鉴定有关规定的通知(广技科字〔1996〕296号)

170、关于印发《广播电影电视部广播节目技术质量奖及奖励暂行办法》的通知(广发技字〔1996〕319号)

171、卫星传输广播电视节目管理办法(广发办字〔1997〕638号)

172、关于印发《卫星电视频道技术与维护管理规定》的通知(广发技字〔1997〕676号)

173、关于加强对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设计、施工质量管理的通知(广技科字〔1998〕15号)

174、关于做好有线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总体规划、技术方案编制和论证工作的通知(广技科字〔1998〕88号)

175、关于印发《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奖励办法》的通知(广发技字〔1998〕617号)

176、关于颁发《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基本规范》的通知(广发技字〔1998〕747号)

177、关于印发《全国省级、省会市、计划单列市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验收规定》的通知(广技维字〔2000〕296号)

178、关于贯彻执行《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的通知(广发办字〔2001〕22号)

179、关于加强有线电视频道伴音音量管理的通知(广技运字〔2001〕288号)

180、关于广播电视光缆干线网工程技术验收的通知(广技运字〔2001〕295号)

181、关于印发《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创新奖奖励暂行办法》的通知(广发技字〔2001〕765号)

182、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卫星转发器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广技频字〔2002〕208号)

183、广电总局、建设部关于加强有线广播电视设施建设管理确保有线广播电视安全传输的通知(广发技字〔2002〕429号)

184、关于做好有线广播电视缆线入地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广发技字〔2002〕463号)

185、关于印发《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视节目技术质量(金帆奖)奖励办法》的通知(广发技字〔2002〕781号)

186、关于加强卫星临时业务管理,规范卫星上行操作程序的通知(广技运字〔2003〕125号)

187、关于印发《建立有线数字电视技术新体系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广发技字〔2003〕601号)

188、关于建设有线数字电视监管平台的通知(广发技字〔2003〕678号)

189、关于印发有线广播电视网改造指导意见的通知(广发技字〔2003〕705号)

190、关于印发《广播电视模拟微波数字化改造指导意见》的通知(广发技字〔2003〕1060号)

191、广电总局科技司关于印发对受理机构和检测测评机构业务工作监督管理规定的通知(广技监字〔2004〕177号)

192、国家广电总局关于中央节目平台付费电视频道利用卫星传输有关事项的通知(广发技字〔2004〕938号)

193、关于发布《广播中心数字化程度评价办法》(试行)《电视中心数字化程度评价办法》(试行)的通知(广发技字〔2004〕1005号)

194、广电总局关于做好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CCTV-1)转播工作的通知(广发技字〔2004〕1234号)

195、广电总局关于公布广播电视设备器材入网认定目录和检测抽样方案的通知(广发技字〔2005〕43号)

196、广电总局关于对卫星广播电视节目播出通道加强管理的通知(广发技字〔2005〕62号)

197、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设备器材入网认定工作的通知(广发技字〔2005〕368号)

198、广电总局关于印发《推进试点单位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的若干意见(暂行)》的通知(广发办字〔2005〕536号)

199、广电总局关于发布《有线数字电视试点验收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广发技字〔2006〕1号)

200、广电总局关于加强卫星广播管理工作的通知(广发技字〔2006〕26号)

201、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移动多媒体广播技术试验管理的通知(广办发技字〔2006〕152号)

不分页显示   总共2页  1 [2]

  下一页

武汉市人民政府参事工作办法

湖北省武汉市人民政府


武汉市人民政府参事工作办法
武汉市人民政府




第一条 为了更好地发挥市人民政府参事参政咨询、统战联谊的作用,规范参事工作,促进市人民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参事室是市人民政府具有统战性、咨询性的工作部门,在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参事参政咨询、统战联谊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三条 参事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人士为主体,中共党员参事不超过参事总数的10%。遴选参事的条件是:
(一)有代表性、有影响的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人士,同时又是有参政咨询能力的经济、法律、行政管理等方面的专家;
(二)能够在海外联谊,特别是在统一祖国的事业中发挥作用的上层爱国人士;
(三)参事应是正处级以上(含正处级)职级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
(四)身体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60周岁,未办理离退休手续。
第四条 参事实行聘任制。聘期为5年,因工作需要,可以连续聘任。聘期届满已超出70岁的,一般不再续聘。因故可以提前解聘或辞聘。原任命制的参事终身任职。
第五条 选聘参事,由市参事室提名,经市委统战部审核,报市人民政府批准,由市长聘任并颁发聘任书。
第六条 参事的基本职责是参政咨询、统战联谊,具体职责是:
(一)对市人民政府某些工作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建议和意见;
(二)密切同社会各界的联系,及时反映各方面人士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要求;
(三)应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邀请,对某些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进行研究并提出意见;
(四)贯彻执行统一战线政策,参加爱国统一战线工作;
(五)撰写和整理文史资料;
(六)承办市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七条 参事有权直接向市人民政府领导人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参事应邀可列席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全体会议,以及市长、副市长主持召开的有关工作会议和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召开的专业工作会、工作通报会、专题讨论会、研讨会和其他有关重要会议。
第八条 参事在参事室主任领导下进行工作。受聘参事应认真履行职责,妥善处理参政咨询与所在单位工作及社会兼职工作的关系,发挥自身专长优势,做好参事工作。
第九条 参事享受国务院和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有关待遇。
受聘参事保持原行政级别和专业技术职务,仍是原单位编内人员;在受聘期间达到离退休年龄的,暂不办理离退休手续,解聘后按有关规定办理离退休手续。受聘参事本人原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并已达到离退休年龄的,按国家和人事部门的有关规定办理延长离退休年龄手续,可不占
用所在单位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名额。受聘参事在受聘期间工龄连续计算,应与本单位在职人员同等对待。
第十条 聘任制参事调查研究实行课题计划预报制与课题负责制。调查研究要围绕全市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规划及重要社情民意,选准课题,提出计划,报参事室主任办公会审定后,安排实施。
参事建议一般由参事个人撰写,也可以参事调研组名义或若干名参事联名提交。
第十一条 参事参与社会调研活动,由参事室负责组织联系、协调、实施。参事开展调查研究和社会活动,有关部门应予支持。
第十二条 参事提出的建议和意见,由参事室以《参事建议》形式报市人民政府,必要时也可直接送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市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对《参事建议》的批示涉及由有关部门办理的,有关部门应将办理情况及时回告参事室。
参事室应将市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对《参事建议》的批示和《参事建议》的运转情况、产生效果及时向参事通报。
第十三条 参事室可邀请市人民政府领导同志适时向参事通报全市政治、经济形势和政府工作情况;邀请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向参事通报工作情况,建立参事工作联系制度。
第十四条 市人民政府每年召开一次参事工作会议,总结、部署、表彰参事工作。
第十五条 市财政部门根据有关规定,安排参事业务活动经费和统战活动经费。
第十六条 参事室在统战政策的贯彻和参事安排上,接受市委统战部的指导。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999年1月4日

中国工商银行关于印发《人民币牡丹信用卡章程》和《牡丹卡业务管理规定和操作规则变动表》的通知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关于印发《人民币牡丹信用卡章程》和《牡丹卡业务管理规定和操作规则变动表》的通知
1993年11月23日,中国工商银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计划单列市分行:
为了促进我行信用卡业务的规范化,适应会计记帐方法和会计科目改革的需要,不断完善牡丹卡业务制度,现印发新的《人民币牡丹信用卡章程》及《牡丹卡业务管理规定和操作规则变动表》,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新的《人民币牡丹信用卡章程》及《牡丹卡业务管理规定和操作规则变动表》自1994年1月1日起实行。同时废止1992年8月1日起施行的《牡丹信用卡章程》及《牡丹信用卡业务管理规定和操作规则》。在1995年底以前,对于未在发卡机构开户的单位卡及其所办理的各种牡丹卡业务,各行应予受理,并按照原规定办理;使用的会计科目和记帐方法须按新规定执行。
二、为加强发卡机构对单位卡授权业务的管理,领用牡丹卡的单位应在1995年底以前集中到发卡机构开立备用金帐户。这项工作涉及面广,难度大,各行应向领卡单位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三、自1994年1月1日起,废止带有万事达标志的金卡第二行凸字高位加5的作法。在废止日之后,对于在此日之前已发出的金卡,各行应予受理。
四、通过电划的牡丹卡业务和通过邮划贷方报单划转并已达到编押起点的牡丹卡汇划款项,均属于编押范围。对此,各行处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加编密押。
五、新的《牡丹卡业务管理规定和操作规则变动表》为原规则的修改、变动部分。为便于各行经办牡丹卡业务的人员学习和掌握全部内容,总行将重新印制《牡丹卡业务手册》,需要的分行,请在11月底前向总行上报所需数量。
六、新章程和新规定与原章程、原规定比有较大变化,贯彻执行和对外宣传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各行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要抓紧时间制定实施细则,修改计算机软件程序,加强对内外部经办业务人员的培训,通过各种形式向社会广泛深入地做好宣传,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新章程和新规定顺利实行。
新章程和新规定实行中的情况和问题,请及时向总行反映。
注:“中国工商银行牡丹卡业务状况月报表”、“中国工商银行牡丹卡业务质量年报表”,“中国工商银行牡丹卡业务损失年报表”略。

附一:中国工商银行人民币牡丹信用卡章程
第一条 人民币牡丹信用卡(以下简称牡丹卡)是中国工商银行以服务为宗旨,向社会提供的一种多功能的信用卡。
牡丹卡具有:购物消费、信用借款、转帐结算、汇兑、储蓄等主要功能。
第二条 牡丹卡分为金卡和普通卡。凡具有法人资格的工商企业、机关团体、行政事业等单位和有稳定收入、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个人,均可向中国工商银行牡丹卡发行机构(以下简称发卡机构)申领金卡或普通卡。
第三条 单位和个人申领牡丹卡,应在发卡机构开立备用金帐户。金卡可免交或交存一定数量的备用金,普通卡一千元起存,多存不限,并可随时续存,银行按照规定的活期存款利率计付利息。
第四条 单位和个人申领牡丹卡,均须办理填列申请表手续,确认履行《领用牡丹卡协议》,并按发卡机构的规定免交或交存一定数额的担保金。个人申请领卡,必须提供单位担保或个人担保,或提供个人财产担保。
第五条 担保单位或担保人在持卡人不能偿还因使用牡丹卡而发生的债务时,依法无条件承担偿还责任。提供个人资金财产担保的,在持卡人无力偿还债务时,发卡机构依法有权处置其担保的资金和财产,如果不足以抵偿债务,持卡人仍负偿还责任。
第六条 单位可申领若干张金卡或普通卡,但必须在申请表中指定持卡人。个人可申领金卡或普通卡的一张主卡,一张副卡。
牡丹卡只限申请表填列的申领人本人使用,一律不得转让或转借。
第七条 持卡人须按年交纳手续费,金卡每年八十元,普通卡每年二十元。
持卡人在特约单位购物消费无须支付任何附加费用,在异地存款一千元以下或支取现金的,须支付1%手续费;在异地存款一千元(含)以上的,均支付手续费十元;在非特约单位转帐结算时,按转帐金额的0.5%支付手续费,最低不少于十元,最高不超过五百元。
第八条 持卡人用牡丹卡购物消费或支取现金,均须同时出示身份证件(居民身份证、军官证、护照、回乡证),在中国工商银行自动柜员机(ATM)上存取现金或在销售点终端(POS)上转帐结算,必须遵守发卡机构的有关规定。
第九条 持卡人应在帐户中保持足够余额以备支用,如有急需可以在规定的限额内透支,由银行提供信贷服务。透支金额和利息须在三十天内归还。金卡帐户透支限额五千元,普通卡帐户透支限额一千元。透支利息自银行记帐日起十五天内按日息万分之五计算;超过十五天按日息万分之十计算;超过三十天或透支超过规定限额的,按日息万分之二十计算。本金或利息未还清又透支的,透支日期连续计算。透支利息按最后期限或最高透支额的最高利率档次计算。
第十条 牡丹卡有效期最长为两年,过期即失效,但持卡人使用牡丹卡所发生的债权债务关系不变。持卡人如果需要继续使用,应办理更换新卡手续。不更换新卡的,须及时将过期卡交回发卡机构,并办理销户手续。
第十一条 特约单位受理牡丹卡业务,必须履行《受理牡丹卡协议》,认真执行《特约单位受理牡丹卡业务工作细则》。储蓄所受理牡丹卡业务,应按照该业务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二条 持卡人、担保人如工作调动、住址迁移或身份证件号码变更,须书面通知发卡机构。中途停止使用牡丹卡,应将牡丹卡退回发卡机构。遗失牡丹卡的,应立即就近向发卡机构书面申请挂失,并交纳四十元挂失手续费。挂失前及发卡机构受理挂失后24小时内,所造成的一切经济损失由持卡人负责。
第十三条 牡丹卡所有权属于发卡机构。如持卡人违背本章程有关条款,发卡机构不必提出理由,亦不必预先通知即可取消持卡人使用牡丹卡的资格,追回欠款,并可授权有关银行或特约单位收回其牡丹卡。
第十四条 本章程由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制定、修改和解释。

附二:牡丹信用卡业务管理规定和操作规则变动表
--------------------------------------------------------------------------------------
|页 |行 | 变动前内容 | 变动后内容 |
|----|----|----------------------------------|----------------------------------|
| 1| 1| 一、根据中国工商银行牡 | 一、根据中国工商银行人 |
| | |丹信用卡章程以及会计制度、 |民币牡丹信用卡章程以及会计 |
| | |财务制度、结算办法、联行制度 |制度、财务制度、结算办法、联 |
| | |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定和规 |行制度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定 |
| | |则,凡办理牡丹信用卡业务,均 |和规则,凡办理牡丹卡业务,均 |
| | |须按照本规定和规则办理。 |须按照本规定和规则办理。 |
|----|----|----------------------------------|----------------------------------|
| 1| 4| 二、中国工商银行发行的 |二、中国工商银行发行的人民 |
| | |人民币信用卡定名为“牡丹”信 |币信用卡定名为牡丹卡。牡丹 |
| | |用卡(以下简称牡丹卡),…… |卡的受理标志为白色的“M”, |
| | | |……。 |
|----|----|----------------------------------|----------------------------------|
| 1| 7| 三、牡丹卡分为单位卡(金 | 三、牡丹卡分为金卡和普 |
| | |卡)和个人卡(银卡、蓝卡、绿 |通卡,单位可领用若干张金卡 |
| | |卡)单位卡可领用若干张,个人 |或普通卡,个人可领用金卡或 |
| | |卡可领用一张主卡和一张副 |普通卡的一张主卡和一张副 |
| | |卡。 |卡。 |
|----|----|----------------------------------|----------------------------------|
| 2| 3| (一)凡已在中国工商银 | (一)单位和个人申领牡 |
| | |行开立帐户的单位,………。 |丹卡,均应在发卡机构开立备 |
| | | 未在中国工商银行开户单 |用金帐户,其使用牡丹卡的收 |
| | |位,………。 |付款项,分别通过“其他活期存 |
| | | (二)个人申领牡丹卡, |款”和“活期储蓄存款”科目核 |
| | |……。 |算。 |
|----|----|----------------------------------|----------------------------------|
| 2|11| 提供资金担保的,其保证 | (二)提供资金担保的,其 |
| | |金通过“定期储蓄存款”科目核 |担保金分别通过“单位定期存 |
| | |算。 |款”和“定期储蓄存款”科目核 |
| | | |算。 |
|----|----|----------------------------------|----------------------------------|
| | | | (三)单位和个人大额结 |
| | | |算或取现的保证金,通过“保证 |
| | | |金”科目核算。 |
--------------------------------------------------------------------------------------
--------------------------------------------------------------------------------------
|页 |行 | 变动前内容 | 变动后内容 |
|----|----|----------------------------------|----------------------------------|
| 2|12| (三)牡丹卡帐户发生透 | (四)牡丹卡备用金帐户 |
| | |支后,单位卡的透支金额通过 |发生透支后,其透支金额均通 |
| | |“其它企业贷款”科目核算。个 |过“其他短期贷款”科目核算, |
| | |人卡的透支金额通过“个体其 |并应按单位、个人进行明细核 |
| | |它贷款科目核算”。 |算。 |
|----|----|----------------------------------|----------------------------------|
| 2|15| (四)牡丹卡业务的各种 | (五)牡丹卡业务的各种 |
| | |手续费收入,均通过“利息及营 |手续费收入,均通过“手续费收 |
| | |业收入”科目的“手续费收入” |入”科目核算。 |
| | |帐户核算。 | 透支利息收入,通过“利息 |
| | | 透支收入的利息,按财务 |收入”科目的“其他贷款利息收 |
| | |制度有关规定,纳入“利息及营 |入”帐户核算。 |
| | |业收入”科目的有关帐户核算。 | |
|----|----|----------------------------------|----------------------------------|
| 2|19| 呆帐收入先通过“暂收款 | 呆帐收入先通过“其他应 |
| | |项”科目的“久悬未取款项”帐 |付款”科目的“久悬未取款项” |
| | |户,……。 |帐户,……。 |
|----|----|----------------------------------|----------------------------------|
| 2|21| (五)单位卡和个人卡存 | (六)单位和个人存款的 |
| | |款的利息支出,应分别纳入“利 |利息支出,通过“利息支出”科 |
| | |息支出”的有关帐户核算。 |目的有关帐户核算。 |
|----|----|----------------------------------|----------------------------------|
| 2|23| 截获止付、伪冒卡的奖金 | 截获止付、伪冒卡的奖金, |
| | |通过“业务及管理费”科目的 |通过“手续费支出”科目核算。 |
| | |“手续费”帐户核算。 | |
|----|----|----------------------------------|----------------------------------|
| 2|25| 业务损失通过“利息支出” | 透支呆帐损失,通过“贷款 |
| | |科目的“外汇买卖及业务损失” |呆帐准备”科目核算。 |
| | |帐户核算。 | 业务损失通过“营业外支 |
| | | |出”科目的“资产一般损失”帐 |
| | | |户核算。 |
--------------------------------------------------------------------------------------
--------------------------------------------------------------------------------------
|页 |行 | 变动前内容 | 变动后内容 |
|----|----|----------------------------------|----------------------------------|
| 2|27| (六)持卡人抵押的有价 | (七)持卡人抵押的有价 |
| | |单证和有价值品,通过“代保管 |单证和有价值品,通过“代保管 |
| | |有值品”表外科目核算。 |的有价值品”表外科目核算。 |
|----|----|----------------------------------|----------------------------------|
| 3| 2| 空白牡丹卡、作废卡、存款 | 空白卡、已打未发卡、作废 |
| | |单、取现单、签购单等的领用、 |卡、存款单、取现单、签购单等 |
| | |分发及出入库,……。 |的领用、分发及出入库,……。 |
|----|----|----------------------------------|----------------------------------|
| 3|19| C发卡机构全国联行行号 | C发卡机构全国联行行号 |
| | |后四位(每个发卡城市只能用 |后四位; |
| | |一个联行行号); | |
|----|----|----------------------------------|----------------------------------|
| 3|20| D卡种和卡类,0为金卡, | D卡类,0为单位金卡,1 |
| | |1至6为银卡,7为蓝卡,8为 |至6为个人普通卡,7为单位普 |
| | |绿卡,9为本行职工卡; |通卡,8为个人金卡,9待用; |
|----|----|----------------------------------|----------------------------------|
| 3|22|E持卡人帐号; |E持卡人帐号(发卡顺序号); |
|----|----|----------------------------------|----------------------------------|
| 4| 1| G同B,金卡须在高位加 |G同B; |
| | |5,即8098;个人卡不变; | |
|----|----|----------------------------------|----------------------------------|
| 4| 6| L未在发卡机构开户的单 | L卡号向国际标准化过渡 |
| | |位的帐号(不足十位高位补 |期间,持卡人在开户银行的帐 |
| | |零),个人卡和已在发卡机构开 |号。 |
| | |户的单位领用的金卡,均不得 | |
| | |有此帐号。 | |
|----|----|----------------------------------|----------------------------------|
| 4|16| C发卡机构全国联行行号 | C发卡机构全国联行行号 |
| | |后四位(每个发卡城市只能用1 |后四位; |
| | |个联行行号); | |
|----|----|----------------------------------|----------------------------------|
| 4|18| D卡种和卡类,0为金卡, | D卡类,0为单位金卡,1 |
| | |1至6为银卡,7为蓝卡,8为 |至6为个人普通卡,7为单位普 |
| | |绿卡,9为本行职工卡; |通卡,8为个人金卡,9待用; |
--------------------------------------------------------------------------------------
--------------------------------------------------------------------------------------
|页 |行 | 变动前内容 | 变动后内容 |
|----|----|----------------------------------|----------------------------------|
| 4|20| E持卡人帐号: | E持卡人帐号(发卡顺序 |
| | | |号); |
|----|----|----------------------------------|----------------------------------|
| 5| 2| K未在发卡机构开户的单位 | |
| | |的帐号(不足十位高位补零), | K卡号向国际标准过渡期 |
| | |个人卡和已在发卡机构开户的 |间,持卡人在开户银行的帐号; |
| | |单位领用的金卡,均不得有此 | |
| | |帐号; | |
|----|----|----------------------------------|----------------------------------|
| 5|20| 各发卡机构还应定期上报 | 各发卡机构还应定期上报 |
| | |两种报表: |以下报表: |
| | | (一)牡丹卡业务状况报 | (一)牡丹卡业务状况报 |
| | |告表(附式九); |告表(附式九); |
| | | (二)牡丹卡业务质量年 | (二)牡丹卡业务质量年 |
| | |报表(附式十)。 |报表(附式十); |
| | | | (三)牡丹卡业务损失年 |
| | | |报表(附式十一)。 |
|----|----|----------------------------------|----------------------------------|
| 5|23| 以上报表上报管辖省、自 | 对以上报表,各发卡机构 |
| | |治区、直辖市分行的同时,应报 |应按要求上报管辖行,再由管 |
| | |送总行。 |辖行汇总上报总行。 |
|----|----|----------------------------------|----------------------------------|
| 7| 4| | (一)凡办公地点在发卡 |
| | | |机构所在地的具备法人资格的 |
| | | (一)凡办公地点在发卡 |工商企业、机关团体、事业单位 |
| | |机构所在地的具备法人资格的 |等,均可申领普通卡。具备法人 |
| | |工商企业、机关团体、事业单位 |资格的单位申领金卡,还须具 |
| | |等,均可申请领用金卡。 |备下列条件之一: |
| | | | 1.单位固定资产价值在 |
| | | |100万元以上,银行存款平均 |
| | | |余额在10万元以上,财务制度 |
| | | |健全; |
--------------------------------------------------------------------------------------
--------------------------------------------------------------------------------------
|页 |行 | 变动前内容 | 变动后内容 |
|----|----|----------------------------------|----------------------------------|
| | | | 2.申领单位交存十万元 |
| | | |以上担保金,且每增加一张卡 |
| | | |多交一万元备用金者; |
| | | | 3.单位领用普通卡一定 |
| | | |时间,信誉好,有一定偿还债务 |
| | | |能力,并按规定交存担保金者。 |
|----|----|----------------------------------|----------------------------------|
| 7| 5|凡居住户口及工作单位在发卡 | (二)凡居住户口及工作 |
| | |机构所在地的年满十八周岁、 |单位在发卡机构所在地的年满 |
| | |有稳定职业、有正常收入、具有 |十八周岁、有稳定职业、有正常 |
| |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居民个人 |收入、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
| | |或个体经济户,提供担保后,均 |的居民个人或个体经济户,提 |
| | |可申请领用银卡。 |供担保后,均可申领普通卡。个 |
| | | (二)具备上述申领银卡 |人申领金卡除须具备上述条件 |
| | |条件的居民个人或个体经济 |外,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
| | |户,申请领用蓝卡或绿卡时,还 | |
| | |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 |
|----|----|----------------------------------|----------------------------------|
| 7|12|……,且申领人交存有五千元 |……,且申领人交存五千元以 |
| | |以上保证金者; | 上担保金者; |
|----|----|----------------------------------|----------------------------------|
| 7|15| 3.申领人信誉好、声誉高 | 3.个人领用普通卡一定 |
| | |且有一定偿还债务能力,……。 |时间,且信誉好,有一定偿还债 |
| | | |务能力,……。 |
|----|----|----------------------------------|----------------------------------|
| 7|22| (五)外地、境外人员及现 | (五)外地、境外人员及现 |
| | |役军官申请领用个人卡,……。 |役军官以个人名义领卡,……。 |
|----|----|----------------------------------|----------------------------------|
| 8| 8|……。为蓝卡或绿卡申领人担 |……。为金卡申领人担保的, |
| | |保的,……。 |……。 |
|----|----|----------------------------------|----------------------------------|
| 8|27|……。申领单位卡的,……。 |……。单位申领牡丹卡,……。 |
--------------------------------------------------------------------------------------
--------------------------------------------------------------------------------------
|页 |行 | 变动前内容 | 变动后内容 |
|----|----|----------------------------------|----------------------------------|
| 9| 2|……。申领个人卡的,……。 |……。个人申领牡丹卡,……。 |
|----|----|----------------------------------|----------------------------------|
| 9| 3|……。申领蓝卡或绿卡的,应按 |……。申领金卡的单位或个人, |
| | |有关条件提供资料。 |应按发卡机构的规定提供有关 |
| | | |资料。 |
|----|----|----------------------------------|----------------------------------|
| 9| 6|……。对申领单位卡及单位担 |……。对申领单位及担保单位, |
| | |保的,……。 |……。 |
|----|----|----------------------------------|----------------------------------|
| 9| 9|……。对申领个人卡及个人担 |……。对申领人及担保人, |
| | |保的,……。 |……。 |
|----|----|----------------------------------|----------------------------------|
|12|13|二、特约单位手续费费率 |二、特约单位回扣手续费费率 |
|----|----|----------------------------------|----------------------------------|
|12|14| 各发卡机构应根据本地情 | 各发卡机构应根据人民银 |
| | |况,参照以下标准向特约单位 |行的规定,向特约单位收取回 |
| | |收取手续费。 |扣手续费。 |
| | |(一)批发企业 0.5—— | 不同行业最低回扣手续费 |
| | |2% |比率 |
| | |(二)零售商业 0.8—— |1.饮食、服务(指餐馆、文娱 |
| | |3% |场所) |
| | |(三)宾馆、饮食、服务业2— | ——2.5% |
| | |4% |2.旅馆、饭店 ——3% |
| | |(四)个体经济 3——4% |3.百货 ——1% |
| | |(五)交通运输业 0.5—— |4.铁路 ——1% |
| | |1% | |
|----|----|----------------------------------|----------------------------------|
| | | |5.民航 ——1% |
| | | |6.工艺、美术品 ——4% |
| | | |7.其它 ——1% |
|----|----|----------------------------------|----------------------------------|
|12|21| 如其它专业银行已同某单 | 如其它专业银行已按人民 |
| | |位签约,我行签约时亦应比照 |银行规定同某单位签定合约, |
| | |其所定标准向该单位收取手续 |我行再签时,一般不应低于其 |
| | |费,一般情况下不应低于先签 |标准。 |
| | |约的专业银行所定的手续费标 | |
| | |准。 | |
--------------------------------------------------------------------------------------
--------------------------------------------------------------------------------------
|页 |行 | 变动前内容 | 变动后内容 |
|----|----|----------------------------------|----------------------------------|
|14|17| | 与特约单位中止“受理牡 |
| | | |丹卡协议”,应在原协议中注明 |
| | | |终止时间,经特约单位盖章确 |
| | | |认后,按规定收回有关机具、凭 |
| | | |证等物品。 |
|----|----|----------------------------------|----------------------------------|
|15| 1|一、单位卡开户的处理手续 |一、单位开户的处理手续 |
|----|----|----------------------------------|----------------------------------|
|15| 2| 从第2行开始至第19行, | 删除。 |
| | |内容略。 | |
|----|----|----------------------------------|----------------------------------|
|15| | 2.发卡机构批准申领单 | 发卡机构批准申请单位领 |
| | |位领卡后,应通知其前来领卡。 |卡后,应通知其前来领卡,并按 |
| | |单位领卡时,须交存一万元以 |规定向其收取担保金、备用金 |
| | |上的开户资金,并按规定交纳 |和手续费。 |
| | |年手续费。 | 会计分录: |
| | | 会计分录: | 借:有关科目 |
| | | (收)单位其它存款 | 贷:单位定期存款 |
| | |——单位存款户 | 贷:其他活期存 |
| | | |款 |
| | | | 贷:手续费收入 |
|----|----|----------------------------------|----------------------------------|
| | | (收)利息及营业收入 | |
| | |——手续费收入 | |
| | | (付)有关科目 | |
--------------------------------------------------------------------------------------
--------------------------------------------------------------------------------------
|页 |行 | 变动前内容 | 变动后内容 |
|----|----|----------------------------------|----------------------------------|
|16| 2| 二、个人卡开户的处理手 |二、个人开户的处理手续 |
| | |续 | 发卡机构批准申请人领卡 |
| | | 个人申领牡丹卡,应办理 |后,应通知其前来领卡,并向其 |
| | |申请手续,经发卡机构审核批 |收取担保金、备用金和手续费。 |
| | |准的,由发卡机构通知申领人 | 会计分录: |
| | |前来领卡。申领人须向发卡机 | 借:库存现金(或有关科 |
| | |构交存一千元以上的开户资 |目) |
| | |金,并按规定交纳年手续费。 | 贷:活期储蓄存款 |
| | | 会计分录: | 贷:手续费收入 |
| | | (收)活期储蓄存款 | 贷:定期储蓄存款 |
| | | (收)利息及营业收入 | |
| | |——手续费收入户 | |
| | | (付)库存现金(或有 | |
| | | 关科目) | |
|----|----|----------------------------------|----------------------------------|
|16|10| 以资金财产作抵押担保 | 以财产作抵押担保的, |
| | |的,……。 |……。 |
|----|----|----------------------------------|----------------------------------|
|16|20| 在发卡机构开户的单位或 | 单位或个人还清透支本息 |
| | |个人,还清透支本息后……。 |后,……; |
|----|----|----------------------------------|----------------------------------|
|17|19|本息,结清帐户。 |本息,结清帐户。 |
| | | | 会计分录: |
| | | | 借:其他活期存款(或活 |
| | | | 期储蓄存款) |
| | | | 借:利息支出——有关帐 |
| | | |户 |
| | | | 贷:现金(或有关科目) |
--------------------------------------------------------------------------------------
--------------------------------------------------------------------------------------
|页 |行 | 变动前内容 | 变动后内容 |
|----|----|----------------------------------|----------------------------------|
|17|11|应将其存款转入“暂收款项”科 | |
| | |目“久悬未取款项”帐户,年底 |应将其存款转入“其他应付款” |
| | |抄列清单转入“营业外收入”科 |科目“久悬未取款项”帐户,年 |
| | |目“其他营业外收入”帐户。 |底抄列清单转入“营业外收入” |
| | | |科目“其他营业外收入”帐户。 |
| | | | 会计分录: |
| | | | 借:其他活期存款(或活期 |
| | | |储蓄存款) |
| | | | 贷:其他应付款 |
| | | | 借:其他应付款 |
| | | | 贷:营业外收入——其 |
| | | |他营业外收入 |
|----|----|----------------------------------|----------------------------------|
|17|17| 会计分录: | 会计分录: |
| | | (收)库存现金 | 借:营业外支出——其他 |
| | | (付)营业外支出 |支出户 |
| | |——其它营业外支出户 | 贷:库存现金(或有关帐 |
| | | |户) |
|----|----|----------------------------------|----------------------------------|
|18| 2| 单位的存款由原开户行或 | 单位的存款由发卡机构按 |
| | |发卡机构计息,结息日期和利 |照单位其他活期存款的结息日 |
| | |率均按照单位活期存款的结息 |和利率计付利息。个人的存款, |
| | |期和利率办理。个人卡的存款, |由发卡机构按照银行活期存款 |
| | |由发卡机构按照银行活期储蓄 |的利率和结息日计付利息。单 |
| | |存款的利率和结息日计算利 |位和个人的担保金,应按照相 |
| | |息。个人的保证金存款,应按照 |应的定期存款利率和计息办法 |
| | |相应的定期存款利率和计息方 |计算利息。 |
| | |式计算利息。 | |
--------------------------------------------------------------------------------------
--------------------------------------------------------------------------------------
|页 |行 | 变动前内容 | 变动后内容 |
|----|----|----------------------------------|----------------------------------|
|18| 7| 持卡人开户银行收到取现 | 发卡机构收到取现单或签 |
| | |单或签购单,发现持卡人存款 |购单,发现持卡人或单位的备 |
| | |帐户余额不足支付时,其不足 |用金帐户余额不足支付时,其 |
| | |部分转入“其它企业贷款”或 |不足部分转入“其它短期贷款” |
| | |“个体其它贷款”科目核算, |科目分户核算。…… |
| | |……。 | |
|----|----|----------------------------------|----------------------------------|
|18|11|……。透支计息不分段,按最后 |……。本金或利息未还清又透 |
| | |期限或最高透支额的最高利率 |支的,透支日期连续计算。透支 |
| | |档次计算。透支利息按利随本 |利息按最后期限或最高透支额 |
| | |清的方法计收。 |的最高利率档次计算。透支利 |
| | | |息按利随本清的方法计收。 |
|----|----|----------------------------------|----------------------------------|
|19|19| 从19行到24行,内容略。 | 删除。 |
|----|----|----------------------------------|----------------------------------|
|20| 1| (二)……。 | (一)……。 |
|----|----|----------------------------------|----------------------------------|
|20| 4| 会计分录: | |
| | | (收)有关科目——收款 | 会计分录: |
| | |单位帐户 | 借:分行辖内往来 |
| | |(收)利息及营业收入—— | 贷:有关科目——收款 |
| | | 手续费收入 |单位帐户 |
| | | (付)分(支)行辖内 | 贷:手续费收入 |
| | | 往来 | |
|----|----|----------------------------------|----------------------------------|
|20| 8| (三)……。 | (二)……。 |
--------------------------------------------------------------------------------------
--------------------------------------------------------------------------------------
|页 |行 | 变动前内容 | 变动后内容 |
|----|----|----------------------------------|----------------------------------|
|20| 9|……,随联行代付报单划付款 |……,随联行借方报单划付款 |
| | |单位开户银行。 |单位(个人)开户银行。 |
| | | 会计分录: | 会计分录: |
| | | (收)有关科目——收 | 借:联行往帐(或分行辖内 |
| | |款单位帐户 |往来 |
| | | (收)利息及营业收入—— | ) |
| | | 手续费收入户 | 贷:有关科目——收款 |
| | | (付)联行往帐(或分 |单位户 |
| | | 行辖内往来) | 贷:手续费收入 |
|----|----|----------------------------------|----------------------------------|
|20|23|……,并将其作付出传票办理 |……,并将其作借方传票办理 |
| | |转帐。 |转帐。 |
| | | 会计分录: | 会计分录: |
|----|----|----------------------------------|----------------------------------|
|20|26| (收)联行来帐(或分行辖 | 借:有关科目—付款单位 |
| | | 内往来) |(人)户 |
| | | (付)有关科目——付 | 贷:联行来帐(或分行辖内往 |
| | | 款单位(人)户 | 来) |
|----|----|----------------------------------|----------------------------------|
|22| 4| |……。工商银行职工在异地存 |
| | |……。工商银行职工凭工作证 |取现金,凭工作证或离退休证 |
| | |可免收手续费。 |可免收手续费,但对异地取现 |
| | | |超过一万元的,按其超过部分 |
| | | |收取1%手续费。 |
|----|----|----------------------------------|----------------------------------|
|23| 1| (收)支行辖内往来 | 借:库存现金 |
| | | (收)暂收款项——其他 | 贷:分行辖内往来 |
| | |应付款(手续费收入,同城免 | 贷:其他应付款——有关帐 |
| | |收) |户 |
| | | (付)库存现金 | |
--------------------------------------------------------------------------------------
--------------------------------------------------------------------------------------
|页 |行 | 变动前内容 | 变动后内容 |
|----|----|----------------------------------|----------------------------------|
|24| 1| 会计分录: | 会计分录: |
| | | (收)库存现金 | 借:分行辖内往来 |
| | | (收)暂收款项——其他 | 贷:库存现金 |
| | |应付款(手续费收入,同城免 | 贷:其他应付款——有 |
| | |收) |关帐户 |
| | | (付)分行辖内往来 | |
|----|----|----------------------------------|----------------------------------|
|24|14|专用章,随联行代收或代付报 |专用章,随联行贷方或借方报 |
| | |单寄持卡人开户银行,将第三 |单寄持卡人开户银行,将第三 |
| | |联存款单或取现单作支行辖内 |联存款单或取现单作分行辖内 |
| | |往来报单附件留存。 |往来报单附件留存。 |
| | | | 通过电划的牡丹卡业务和 |
| | | |通过邮划贷方报单划转并已达 |
| | | |到编押起点的牡丹卡汇划款 |
| | | |项,均须加编密押,各行处必须 |
| | | |认真执行有关规定。 |
|----|----|----------------------------------|----------------------------------|
|24|16| 划转存款的会计分录: | 划转存款的会计分录: |
| | | (收)联行往帐(或分支行 | 借:分行辖内往来 |
| | | 辖内往来) | 贷:联行往帐(或分行辖内 |
| | | (付)支行辖内往来 |往来) |
| | | 划转取现的会计分录: | 划转取现的会计分录: |
| | | (收)支行辖内往来 | 借:联行往帐(或分行辖内 |
| | | (付)联行往帐(或分 |往来) |
| | | 、支行辖内往来) | 贷:分行辖内往来 |
|----|----|----------------------------------|----------------------------------|
|24|22| 三、持卡人开户银行的处理 | 三、发卡机构的处理手续 |
| | |手续 | 发卡机构收到同城或异地划 |
| | | 持卡人开户银行收到同城或 |来的第二联存款单或取现单 |
| | |异地划来的第二联存款单或取 |时,……。 |
| | |现单时,……。 | |
--------------------------------------------------------------------------------------
--------------------------------------------------------------------------------------
|页 |行 | 变动前内容 | 变动后内容 |
|----|----|----------------------------------|----------------------------------|
|24|26| 存款的会计分录: |存款的会计分录: |
| | | (收)活期储蓄存款(或有 |借:联行来帐(或分行辖内往 |
| | | 关科目) |来) |
| | | (付)联行来帐(或分支 |贷:活期储蓄存款(或有关科 |
| | | 行辖内往来) | 目) |
| | | 取现的会计分录: | 取现的会计分录: |
| | | (收)联行来帐(或分支行 |借:活期储蓄存款(或有关科 |
| | | 辖内往来) |目) |
| | | (付)活期储蓄存款(或有关 |贷:联行来帐(或分行辖内往 |
| | |科目) | 来) |
|----|----|----------------------------------|----------------------------------|
|26|13| 3.持卡人用牡丹卡大额结 | 3.持卡人用牡丹卡大额结 |
| | |算或取现时,其开户银行应按 |算或取现时,必须将等额的资 |
| | |授权金额,将持卡人的资金从 |金转入发卡机构的“保证金”科 |
| | |其帐户中转入“存入保证金”科 |目,并停止计算利息。授权人员 |
| | |目的“牡丹卡保证金”户,并停 |和业务主管未见到办妥的保证 |
| | |止计算利息。 |金存款,不得授权。 |
|----|----|----------------------------------|----------------------------------|
|27| 2|……,无误后,根据不同情况进 |……,无误后,须核实其交易或 |
| | |行处理。 |取现金额加授权金额合计, |
| | | (1)持卡人在发卡机构开 |……。 |
| | |户的,须核实其交易或取现金 | |
| | |额加有效授权金额合计,……。 | |
|----|----|----------------------------------|----------------------------------|
|27| 9| 会计分录: | 会计分录: |
| | | (收)存入保证金——牡丹 | 借:有关科目——持卡人户 |
| | | 卡保证金户 | 贷:保证金——牡丹卡保证 |
| | | (付)有关科目——持卡人 |金 |
| | |户 | 户 |
--------------------------------------------------------------------------------------
--------------------------------------------------------------------------------------
|页 |行 | 变动前内容 | 变动后内容 |
|----|----|----------------------------------|----------------------------------|
|27|16| 会计分录: | 会计分录: |
| | | (收)联行来帐(或分行辖 |借:保证金——牡丹卡保证金 |
| | | 内往来) |户 |
| | | (付)存入保证金—— | 贷:联行来帐(或分行辖内往 |
| | | 牡丹卡保证金户 | 来) |
|----|----|----------------------------------|----------------------------------|
|27|24| 从第24行至第27行,内容 | 删除。 |
| | |略。 | |
|----|----|----------------------------------|----------------------------------|
|28| 1| 从第1行至第7行,内容略。 | 删除。 |
|----|----|----------------------------------|----------------------------------|
|28|15| 收入的手续费按经办行、 | |
| | |……,另一份随联行报单划转 | 删除。 |
| | |持卡人所在地发卡机构。 | |
|----|----|----------------------------------|----------------------------------|

不分页显示   总共2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