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杭州市住宅区建设项目综合验收管理办法

时间:2024-05-30 21:00:18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781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杭州市住宅区建设项目综合验收管理办法

浙江省杭州市人民政府


杭州市人民政府令
 
第183号


  《杭州市住宅区建设项目综合验收管理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

                      
市长 茅临生
                    
二00二年六月二十五日

        杭州市住宅区建设项目综合验收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住宅区建设项目综合验收工作,提高 住宅区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国务院《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杭州市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若干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杭州市市区范围内国有土地上住宅区建设项目的综合验收工作。


  第三条 杭州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住宅区建设项目综合验收的组织实施工作。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计划、规划、土地、房产、教育、卫生、公安、市政市容、环保、商贸、电力、电信、邮政、绿化、人防等部门和住宅区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共同做好住宅区建设项目的综合验收工作。


  第四条 住宅区建设项目综合验收实行“归口管理、分级验收、统一发证”的原则。
  组团规模在300户(含300户)以上的住宅区建设项目,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有关部门进行综合验收;组团规模在300户以下的住宅区建设项目,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委托各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本办法的规定组织有关部门进行综合验收,验收结果经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后统一发证。


  第五条 住宅区的市政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绿地等配套设施,应按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有关规定进行配套建设。
  本办法所称市政公用设施,包括道路、公交场站、环卫设施、各类公用管线(自来水、电力、电信、燃气、热力、有线电视、雨水、污水等)及相关的建筑物、构筑物;公共服务设施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和物业管理、社区服务、安全防范等设施;绿地包括公园、组团绿地及其他块状、带状绿地等。


  第六条 开发建设单位应当在住宅区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方案设计)批复前,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签订住宅及配套设施建设合同。合同应明确配套设施的建设内容、交付期限(分期实施的,应明确分期交付期限)及其他有关要求。
  开发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合同规定的建设内容及交付期限完成住宅及配套设施的建设。住宅及配套设施建设合同作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综合验收的依据之一。


  第七条 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住宅区,应以保障先期入住居民必需的生活条件为前提进行配套建设。
  较大规模的组团住宅区开发建设项目,其配套建设的市政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绿地等项目,经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开发建设单位可以分期建设。分期建设的住宅区可按组团分期进行验收。


  第八条 住宅区建设项目符合下列条件的,开发建设单位方可向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综合验收:
  (一)在征地红线范围内所有的建设项目均按批准的规划设计全部建成,并满足入住要求;
  (二)各单项工程已办理验收备案手续;
  (三)应当拆除的房屋已全部拆除,拆迁户已合理安置,施工机具、临时工棚、建筑渣土、剩余建材及构件等全部拆除、清运;
  (四)小区市政基础设施已按规划纳入城市基础设施网络。


  第九条 申请住宅区综合验收,应当提交下列资料:
  (一)建设用地批准书、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初步设计文本及其批准文件、标准地名批准文件;
  (二)建筑总平面图、绿化总平面图、综合管线总平面图等竣工图纸;
  (三)各单项工程验收备案表及规划、消防部门出具的认可或准许使用文件;
  (四)所有单项工程已按工程编号、施工编号、建筑面积、用途、设计、施工、质量监督、监理单位等内容制定一览表;
  (五)其他有关资料。


  第十条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接到综合验收申请之日起5日内,对开发建设单位提交的资料进行审查。
  对不具备综合验收条件的,通知开发建设单位不予验收;对符合综合验收条件的,应当在接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组织有关部门进行综合验收。
  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接到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综合验收委托书之日起30日内,组织有关部门进行综合验收。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请之日起60日内验收完毕。


  第十一条 住宅区综合验收应当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项目批准的初步设计(或方案)批复文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批复的要求及配套设施建设合同,对住宅区范围内的住宅建设情况及配套的市政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绿地的建设情况进行逐项核验。
  住宅区综合验收标准应当在住宅区内的显著位置予以公示,接受广大业主的监督。


  第十二条 住宅区综合验收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参加综合验收的有关部门听取开发建设单位对工程建设情况的汇报;
  (二)参加综合验收的有关部门按各自的职能进行现场检查验收;
  (三)分专业审阅有关资料;
  (四)各部门在《杭州市住宅小区综合验收分项意见书》上签署意见;
  (五)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综合各部门的意见作出综合鉴定和评价。


  第十三条 除工程质量、规划、消防、绿化的专项验收可作为综合验收的前置条件,提前进行项目验收外,一般不再进行其他单项的竣工验收。


  第十四条 对经综合验收(分期验收)不合格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向开发建设单位发出《杭州市住宅小区综合验收整改通知书》,责令开发建设单位限期整改。
  开发建设单位应当在完成整改后再次申请综合验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接到再次申请之日起15日内组织有关部门验收完毕。
  对经综合验收(分期验收)合格的,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发给开发建设单位《杭州市住宅小区综合验收合格证》(以下简称《验收合格证》)。
  住宅区建设项目经综合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第十五条 开发建设单位对验收意见有异议的,可在收到《杭州市住宅小区综合验收整改通知书》之日起5日内,向组织验收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复验。


  第十六条 对未经综合验收(分期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住宅区,房产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向开发建设单位核发房屋所有权证。
  住宅交付使用时,开发建设单位应向业主出示《验收合格证》。


  第十七条 开发建设单位在取得《验收合格证》后1个月内,应按规定向市计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配套设施移交手续,移交配套设施及产权。配套设施移交之前,由开发建设单位负责设施的正常运作。其中属临时过渡设施的,仅移交使用权,待城市基础设施完备、临时设施不再需要时,交还原开发建设单位,由原开发建设单位按规划和土地管理的要求进行处理。


  第十八条 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由有关部门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十九条 参加综合验收的各部门应当建立综合验收责任制度,明确责任内容、责任主体、责任追究等事项,确保依法进行验收。对滥用职权的,由行政监察部门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


  第二十条 本办法涉及萧山、余杭两区人民政府及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职权的,按省、市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二00二年九月一日起施行。

郑州市行政收费罚款管理暂行办法

河南省人大常委会


郑州市行政收费罚款管理暂行办法
河南省人大常委会



(1987年10月24日郑州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 1987年12月26日河南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批准 1987年12月28日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施行)^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项目登记和审批
第三章 行政收费、罚款原则
第四章 资金管理
第五章 执勤人员管理
第六章 违章查处与争议仲裁
第七章 奖励与处罚
第八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行政收费、罚款的监督、管理,制止乱收费、乱罚款,维护国家利益,保护企事业单位和公民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行政收费系指国家行政机关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收费和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按规定权限批准的收费。
本办法所称行政罚款系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的经济处罚。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行政收费、罚款事项。
第四条 市人民政府预算外资金管理部门负责本办法的实施,各级审计、税物、物价、银行部门协助实施。

第二章 项目登记和审批
第五条 法律、法规和国务院、省人民政府已有明确规定的行政收费、罚款项目,经办部门应持有关文件,到市预算外资金管理部门登记,领取行政收费、罚款登记证。
申请登记行政收费、罚款项目,应有明确具体的标准。没有标准的,经办部门必须制定标准,报上级部门批准后方予登记。
第六条 法律、法规和国务院、省人民政府没有规定,本市确需增加的行政收费、罚款项目,市主管部门应会同市财政部门提出明确合理的标准、办法和资金用向,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全市范围内的重大行政收费项目,由市人民政府按有关规定报批。
经批准后,经办部门持批准文件到市预算外资金管理部门领取行政收费、罚款许可证。
第七条 经办部门领取行政收费、罚款登记证或行政收费、罚款许可证后,方准进行行政收费、罚款。

第三章 行政收费、罚款原则
第八条 行政收费必须坚持标准合理、资金用向正当的原则。
第九条 行政罚款必须坚持先教育、后处罚的原则,并要按照规定标准处罚,不准超标准处罚或重复处罚。
第十条 行政收费、罚款的项目和标准经批准后,要向收取范围的单位和公民公布,接受监督。
第十一条 符合本办法的行政收费、罚款,被收费、罚款的单位或个人应主动交纳;不符合本办法规定的行政收费、罚款,被收费、罚款的单位或个人有权拒付,有权检举和控告。

第四章 资金管理
第十二条 行政收费、罚款收据,除财政部和省财政厅已有统一规定的外,应分别使用市或县财政部门印制的统一票据。
凡不使用统一票据的行政收费和罚款,交款单位和个人有权拒付。
第十三条 行政收费、罚款收入的资金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
行政收费收入的资金,由经办单位按规定日期全额解交同级预算外资金管理部门指定的银行帐号代管,专户储存,按规定用途使用。支出要编报预算,经审查批准后按期拨付。
行政罚款收入的资金,除法律、法规规定的以外,必须及时全额上交同级财政部门。符合规定用途的支出,由经办单位编制预算,报财政部门审查批准后另行拨款。
第十四条 行政收费、罚款收入的资金,经办单位必须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送季度和年度决算报表。

第五章 执勤人员管理
第十五条 经办行政收费、罚款的主管部门,负责管理本系统收费、罚款的执勤人员。
第十六条 行政收费、罚款的执勤人员由经办行政收费、罚款的主管部门考察合格,发给证件后,方可执行任务。
第十七条 行政收费、罚款的执勤人员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⒈履行职责时必须持执勤证和佩带明显的工作标志;
⒉必须向被收费、罚款的单位或个人讲明根据;
⒊收费、罚款必须开具规定的统一票据;
⒋文明执行任务,讲究礼貌,态度和蔼,尊重被收费、罚款人员的人身权利;
⒌秉公执法,不得营私舞弊,不准敲诈勒索,不准违法乱纪。
第十八条 经办行政收费、罚款的单位及其主管部门不得向执勤人员分配罚款指标,不得把收费、罚款数额与个人奖励挂钩。

第六章 违章查处与争议仲裁
第十九条 市、县、区预算外资金管理部门为我市行政收费、罚款违章查处的主管部门,负责查处行政收费、罚款中的违章事件,处理有关行政收费、罚款方面的来信来访,监督、检查行政收费、罚款项目的执行情况,监督、管理行政收费、罚款资金的收取和使用。
第二十条 各级审计、税务、物价、银行部门及经办行政收费、罚款的主管部门,有责任协助查处违章事件。
第二十一条 被收费、罚款的单位或个人,如对行政收费、罚款有争议,可以依法向经办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申请复议,也可以向市、县、区预算外资金管理部门申请仲裁。上级主管部门或仲裁部门应在接到申请后十日内作出裁决。当事人对裁决不服的,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

被收费、罚款的单位或个人,对行政收费、罚款不服的,也可以依法直接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

第七章 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二条 贯彻执行本办法成绩显著,检举、揭发违反本办法有功的单位或个人,由负责本办法实施部门给予必要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五条规定的,应令其立即暂停收费、罚款,限期补办登记手续。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第六条规定所得的非法收入,能退还原交款单位和个人的,要如数退还。无法退还的,应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全部收缴财政部门。已经支出的部分,从单位自有资金或经费拨款中扣回;情节严重的,并处以非法收入总额5%至10%的罚款。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的,没收其全部非法收入和非法票据,并处以非法收入总额5%至10%的罚款。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的,由预算外资金管理部门通知单位所在开户银行划拨应上交的全部资金,并收缴代管资金部分的30%。
第二十七条 行政收费、罚款执勤人员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规定的,由主管部门视其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教育、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八条 执行行政收费、罚款的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情节严重的,对单位领导人分别给予批评教育、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本市的其他国家机关收费、罚款的管理,按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条 本办法与法律、法规有抵触的,以法律、法规为准;本市过去有关行政收费、罚款的规定,凡与本办法抵触的,均以本办法为准。
第三十一条 市人民政府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并负责解释具体应用中的问题。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1987年12月28日

海关总署公告2011年第4号

海关总署


海关总署公告2011年第4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的规定,商务部决定自2011年1月25日起对原产于欧盟和美国的进口己内酰胺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详见附件1)。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自2011年1月25日起,海关对原产于欧盟和美国的进口己内酰胺(税则号列:29337100),除按现行规定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外,还应区别不同的供货厂商,按照本公告附件2所列的适用征收比率和下述计算公式征收反倾销保证金及相应的进口环节增值税保证金。

反倾销保证金及进口环节增值税保证金合计计算公式为:

保证金总额=(海关完税价格×反倾销保证金征收比率)×(1+进口环节增值税税率)

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产品的详细描述详见本公告附件1。

二、凡申报进口己内酰胺的进口经营单位,应当向海关提交原产地证明。如果原产地为欧盟或美国的,还需提供原生产厂商发票。对于申报进口时不能提供原产地证明,且经查验也无法确定货物的原产地不是欧盟或美国的,海关按照本公告附件2所列的最高反倾销保证金征收比率征收保证金。对于能够确定货物的原产地是欧盟或美国,但进口经营单位不能提供原生产厂商发票,且通过其他合法、有效的单证也无法确定原生产厂商的,海关将按照本公告附件2所列欧盟或美国的其他公司适用的反倾销保证金征收比率征收保证金。

三、有关加工贸易保税进口原产于欧盟和美国的己内酰胺如何征收反倾销保证金等方面的问题,海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令第111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公告2001年第9号的规定执行。

四、对于所征收的反倾销保证金及进口环节增值税保证金的处理,海关总署将根据终裁结果另行公告。

特此公告。

附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公告2011年第3号.pdf
http://www.customs.gov.cn/Portals/0/2011web/2.己内酰胺反倾销保证金征收比率表.doc
2.己内酰胺反倾销保证金征收比率表.doc
http://www.customs.gov.cn/Portals/0/2011web/2.己内酰胺反倾销保证金征收比率表.doc


二○一一年一月二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