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关于印发《锦州市国家公务员行政效能投诉处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时间:2024-07-06 08:08:39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299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锦州市国家公务员行政效能投诉处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辽宁省锦州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锦州市国家公务员行政效能投诉处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锦政办发〔2004〕107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中省直有关单位:
  市人事局提出的《锦州市国家公务员行政效能投诉处理暂行办法》已经2004年11月1日市政府第9次市长办公例会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四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锦州市国家公务员行政效能投诉处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各级政府机关及国家公务员的有效监督,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行政效能,优化投资发展环境,建设廉洁高效、勤政为民的政府机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行政效能投诉,是指对各级政府机关及国家公务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在服务态度及工作效率方面出现怠于行政的行为进行投诉和查处的一种监督管理制度。
  行政效能投诉工作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规范行为与建章立制相结合,监督检查与改进工作相结合,批评教育与组织处理相结合。同时,维护投诉人和被投诉人的合法权益。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市各级政府机关及国家公务员,国家、省垂直管理的行政部门及依照公务员管理单位同时适用(见附表)。
  第四条全市各级政府机关成立国家公务员行政效能投诉处理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组长由政府分管领导担任,成员由组织、人事、监察、政绩考核、机关工委等有关部门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人事部门,与公务员管理部门合署办公。
  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投诉办)的主要职责:(一)负责对本地区投拆公务员事项的登记、立案、分拨、督办、结果备案等工作。(二)负责对各部门处理情况进行综合,并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各界予以公布。(三)遇有重大投诉事项,及时向本级政府汇报并移交监察部门处理。
  各级政府工作部门负责办理本部门被投诉公务员的查处事宜。其主要职责:(一)负责领导小组办公室分拨的涉及投诉本部门公务员事项的调查、取证和处理工作。(二)对涉及违法违纪的投诉案件,要积极协助各级监察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调查处理。(三)对处理情况及时答复投诉人并向投诉办反馈结果。
政府监察部门的职责:负责领导小组移交的重大投诉事项的查处工作。
第五条对各级政府机关及国家公务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有以下行为的,行政管理相对人可以投诉:
  (一)执行公务不文明,态度生硬、蛮横粗暴或打骂群众,造成不良影响的。
  (二)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办事推诿扯皮,敷衍塞责,有意刁难,效率低下,造成不良影响的。
  (三)违反规定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
  (四)无正当理由对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事项不能在规定时限内办结的。
  (五)违反政务公开规定,不履行公开承诺和告知义务,损害行政管理相对人权益的。
  (六)利用职权,故意纵容或者庇护不正当竞争的。
  (七)其他不满意的行政行为。
  第六条各级政府机关及国家公务员有本办法第五条规定行为之一的,行政管理相对人可以依据被投诉人所在机关分别向各级政府投诉办投诉,也可以直接向市政府投诉办投诉。
  投诉人可以采取电话、信函、当面投诉等方式进行投诉。投诉人应当向投诉机关据实告知被投诉人工作单位、姓名、投诉事由以及投诉人姓名、单位、联系电话等内容,否则不予受理。
  投诉人应当依法投诉,不得干扰和影响机关工作秩序。
  第七条投诉办对投诉事项应及时进行立案、分拨,督促各部门按时调查处理,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
  (一)投诉的接待。接诉人接到投诉后,应询问投诉的主要问题、时间、地点、发生经过,被投诉人姓名及单位,投诉人的真实姓名及所在单位、联系方式等。对属于投诉受理范围的,应当按有关规定做好登记,对不属于受理范围的应当向投诉人据实说明,并告之向有处理权限的机关反映。
  (二)投诉的立项与分拨。对投诉对象明确、有事实依据、符合受理范围的,应及时立项,填写《锦州市国家公务员行政效能投诉受理登记表》,经领导批准后分拨到有关部门办理。
  (三)投诉的办理。有关部门接到投诉办受理转办单后,要及时、准确核实投诉人反映的情况,提出调查处理意见。
  (四)投诉的办结时限。有关部门接到投诉办分拨的投诉事项后,情况明了清晰的,要及时办结;需要进行调查核实的,一般在7个工作日内办结完毕;情况复杂的,在15个工作日内调查处理完毕。同时,报本级投诉办备案。
  第八条国家公务员有违反本办法第五条规定之一的,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由所在部门或监察机关按照下列办法进行处理:
  (一)情节较轻的,给予批评教育,并责令其向投诉人赔礼道歉。
  (二)情节较重的,给予诫免半年,并扣发年终一次性奖金。
  (三)情节严重的,给予调离工作岗位或者辞退;违反行政纪律的,按规定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
  (四)对造成重大损失和恶劣影响的,除追究直接责任者的责任外,还要追究部门领导者的责任。
  第九条国家公务员受到本办法第八条处理的,其处理结果与政府各部门年度政绩考核和公务员年度考核等次确定相挂钩。
  (一)对给予批评教育的人员,年度考核不得评为优秀等次。
  (二)对给予诫免半年或受行政警告处分的,年度考核确定为基本称职等次。
  (三)对给予行政记过以上处分的,年度考核直接确定不称职等次,同时降职或降级。
  (四)公务员被投诉并查实累计5次(含5次)以上或在社会上造成重大影响的部门,取消其年度政绩考核优秀机关参评资格,并削减该部门年度考核优秀指标比例3%。
  第十条建立政府机关及国家公务员行政效能投诉处理通报制度。通过《行政效能投诉简报》,定期对各部门投诉情况及典型事例进行通报;通过新闻媒体定期向社会各界公布投诉受理及处理情况,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第十一条要严肃工作纪律,受理投诉要注意保护投诉人的合法权益,严禁向与投诉事项调查无关人员泄漏投诉人情况。被投诉的公务员,干扰、阻挠和不配合对其投诉问题进行调查或对投诉人打击报复的,由所在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建议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对在规定时限内未完成调查处理的部门,要对有关工作人员和部门负责人提出批评。
  第十二条本办法由市人事局组织实施并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本办法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





关于铁路旅客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分析
肖文
随着我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人口流动逐年上升,作为旅客运输主力军的铁路企业,所面临的旅客运输人身损害纠纷日益增多。由于铁路旅客运输的特殊性,认真分析铁路旅客运输法律关系的性质、特点,对于正确处理此类争议有重要意义。 铁路旅客是指持有铁路有效的客票及其他乘车凭证(如铁路免票、优待票)乘车的人员,或经承运人许可搭乘的无票人员及依照铁路货物运输合同随车押运货物的人员。
铁路旅客人身损害赔偿的责任形式 我国法律主要规定了两种责任形式,即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二者相互排斥,不能并用。同时,法律也规定了两种责任的竞合情形。在铁路旅客运输实践中常常有个误区,认为只要旅客发生了伤亡,就产生了两种责任竞合的情形。因此,要正确分清责任形式,应对旅客伤亡的不同情况加以分析: (一)旅客伤亡系由于承运人的责任所致。如列车工作人员、列车调度人员等的工作过失导致的旅客伤亡,是铁路运输企业在履行其与旅客之间的运输合同中,由于自身的过错致旅客伤亡,铁路运输企业对它的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应当承担责任,属于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的竞合情形。受损害的旅客既可以选择违约之诉也可以选择侵权之诉来解决问题。 (二)第三人责任造成的旅客伤亡。较常见的如犯罪分子的不法侵害行为。这种情形不属于责任竞合,从因果关系上看,此种情形下的受害人的损害是由于第三人的行为所致,而非承运人的违约行为所致,第三人的行为也是造成承运人违约的原因。因此,第三人负侵权责任,承运人负违约责任,二者并不竞合,受害人可以择一追究责任,也可以一并追究责任。承运人在承担违约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然而由于第三人的行为致旅客的损害常包括人身伤亡和精神损害,而承运人所承担的违约责任的范围并不及于精神损害赔偿,故在此情形下,侵权责任仍具有第一性,侵权人是最终的责任承担者。 如果法院已经支持旅客以侵权责任要求第三人赔偿,旅客又向铁路运输企业提起违约之诉,笔者认为旅客的要求是正当的,因为第三人与铁路运输企业系承担不同的责任形式,二者并不竞合,不因其中一种涉诉而另一种自行消灭,故不存在“一事二诉”的问题,如果剥夺了旅客的诉权,则于保护旅客的正当权益极为不利,也违背了立法的本意。 (三)第三者与铁路运输企业共同侵权造成旅客伤亡的。典型的如旅客受到犯罪行为的不法侵害,列车工作人员不积极履行救助义务,旅客以此为由要求铁路运输企业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根据《合同法》第三百零一条规定:“承运人在运输途中,应当尽力求助患有急病、分娩、遇险的旅客”。这是法律要求承运人履行的一项法定义务。对于不法犯罪行为,很难要求作为承运人的一般工作人员承担制止歹徒的义务,但此时承运人仍负有尽可能的注意义务,如迅速报警等,如果承运人怠于履行此义务而导致旅客损害的扩大,应当就扩大的部分承担过错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说,承运人也对旅客所受的损害负有侵权责任,但由于第三人和承运人并无共同的故意或者过失,而是因为偶然的重合,所以不能按照共同侵权而要求承担连带责任,可以按照过错的大小来承担相应的责任。第三人负主要责任,承运人负次要责任,承运人对扩大损失部分负责。
铁路运输旅客人身损害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赔偿范围    
铁路运输合同人身损害的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赔偿存在着多种法律关系,有并存法律关系的,也有竞合法律关系的。首先铁路旅客运输合同法律关系是基本,其次存在着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法律关系,第三可能存在着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发生竞合时就存在着人身损害赔偿法律关系。当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时,由于两种责任在法律上存在重大差异,所以,当事人提起合同之诉,还是提起侵权之诉,将极大地影响其权利和义务的行使,最现实的是获得限额赔偿还是承担全部赔偿责任。保险赔偿金:1951年4月24日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发布了《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条例》规定,凡持票乘坐火车的旅客依照本规定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投保铁路旅客意外伤害保险,其手续由铁路代办,不另发保险凭证;旅客的保险费,包括于票价内,一律按基本票价百分之二收费;旅客的保险金额,一律定为每人人民币1500元。我国对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实行强制保险,强制保险采取的是标准格式合同形式,旅客并非单独专门投保,旅客只要购买车票就接受了保险合同的条款,自动产生保险法律关系。旅客购买车票即投保了旅客意外伤害险,其所持车票就是保险的凭证,而《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条例》就是保险合同的条款。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决定将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金额由1500元提高20000元。这也是保险条款的一部分。 在审判实际中,要按照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和侵权构成要件,严格掌握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竟合的适用,不能随意扩大化。笔者认为,就旅客人身损害引起的精神损害赔偿,侵权行为人必须是主观上故意或重大过失,客观上以非法手段侵害受害人的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损害程度必须达到严重后果。铁路运输企业在履行铁路运输合同时,因违反法定安全义务,未能保障旅客的旅行安全,造成旅客人身损害,属于铁路运输企业违约责任,并非铁路运输企业故意以非法手段侵害旅客的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精神损害赔偿属于侵权之债,而旅客人身损害违约责任赔偿属于合同之债。因此,合同责任中一般不适用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如果提起合同之诉,受害人只能主张限额内的人身伤害的物质性赔偿,而无权要求精神损失的赔偿。当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合的,铁路运输企业对旅客的人身损害符合侵权构成要件,也符合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要件的,铁路运输企业应当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综上所述,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适用的归责不同。民事责任赔偿金适用法律不同,违约责任赔偿限额是40000元。而侵权责任赔偿是按实际损失承担全部赔偿责任和精神损害赔偿。除此之外,不论是按违约责任定性还是按侵权责任定性,根据《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条例》规定,按实际发生额给付医疗津贴,并造成伤残、死亡的,按伤残等级给付伤残金或死亡赔偿金,医疗津贴和伤残、死亡赔偿保险金的两项之和的最大限额为2万元。  铁路旅客运输是一种特殊的运输行为,在运输过程中涉及较为复杂的法律关系,正确处理好这类纠纷,对于切实维护旅客的合法权益,维护我国铁路运输事业的正常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吉林省放活科研单位暂行办法》的决定

吉林省人民政府


吉政令 第64号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吉林省放活科研单位暂行办法〉的决定》已经1997年8月8日省政府第5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1998年1月1日起施行。

                           省长 王云坤
                         一九九七年八月十五日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吉林省放活科研单位暂行办法》的决定

省政府决定对《吉林省放活科研单位暂行办法》作如下修改:

  一、第九条修改为:“未完成年度任期目标的所长,按照合同的约定承担违约责任。”

  二、第十六条修改为:“有关部门要认真执行国务院和省有关扩大科研单位自主权的规定,尊重科研单位的自主权。任何部门不得强制科研单位设置对口机构,不得规定科研单位内部机构的人员编制,不得干预科研单位内部中层干部任免和人员合理调动,不得随意抽提、占用科研单位的资财。对因干涉所长行使正当职权而影响其目标完成的部门和个人,所长有权提出意见,由各级科委会同有关部门处理。对侵犯科研单位自主权的单位和个人,有关部门应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当事人必要的行政处分。”

  三、删去第二十一条第二款:“科研单位由于主观原因,不能按合同规定的时间完成项目的,每超过一个季度增加回收经费10%。”

  本决定自1998年1月1日起施行。

  《吉林省放活科研单位暂行办法》根据本决定作相应的修正。